乐鱼体育在线官网专注于生产单板烘干机,涂胶机,四边锯

全国服务热线

400-839-8077

 新闻中心 

首页 > 新闻中心

乐鱼体育在线官网:“投资南宁·机遇之城启新章”系列报道:集群崛起 未来可期

发布时间:2025-06-28 19:21:58作者: 乐鱼体育在线官网

乐鱼体育电话:

  

“投资南宁·机遇之城启新章”系列报道:集群崛起 未来可期

  随着重点项目建设“进度条”不断刷新,南宁市工业投资总量连续四年稳居全区榜首,城市跃动着高水平发展的强劲脉搏。投资持续加码的背后,是南宁市向“高”攀登、向“新”而行的生动注脚——从新质生产力的加倍培育到产业体系的迭代升级,从传统动能焕新到未来赛道布局,这座城市正踏着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的前进鼓点,勇立时代潮头。

  如今,南宁现代产业集群崛起,为企业厚培了发展的沃土;随着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大批优秀企业家扎根广西首府南宁,以创新理念和开拓精神为城市持续注入发展动能,共同构建更具活力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创新者的智慧与开拓者的胆识在这片热土上相映成辉,千年邕城,正以澎湃的创新动能和强劲的开放势能,全景展现中国与东盟经贸人文深度融通的“南宁样板”。

  电池被喻为新能源汽车的“心脏”,而电池托盘对电池的安全性和稳定能力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近日,记者走进位于南宁高新区的广西巨石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巨石新能源)。生产车间里,机械手臂全速运转,工人们争分夺秒生产电池托盘;企业展厅内,新能源汽车电池产品整齐排列,夺人眼球。

  广西巨石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机械手臂全速运转,一派繁忙的生产景象。 本报记者叶子榕 摄

  2023年落地南宁的巨石新能源,主营业务为新能源汽车电池托盘生产,业务遍及全国。当被问及“为何选择投资南宁”,巨石新能源财务会计报告高级经理陈勇回答:“近年来,南宁倾力打造新能源汽车产业高地,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氛围浓厚,目及之处尽是发展热土。”

  企业在南宁深耕制造业,是“十年磨一剑”的企业精神和战略眼光使然,更与南宁始终锚定“工业强市”的战略密不可分。

  2022年,比亚迪在南宁先后落地多个项目,南宁成为比亚迪全球重要的电池生产基地。为让“一块电池”“链”起更大的“朋友圈”,近年来,南宁依托比亚迪、多氟多等电池产业链“链主”企业组织“链式招商”,推动新能源产业垂直整合发展。2024年,新能源成为拉动工业增长的最大动力,电池累计投产产能超85GWh,全年产值超360亿元、增长65.5%。

  新能源产业建链建群“攀高成长”,也引领电池周边产品企业一路高歌猛进。“自落户南宁以来,产销量逐年上升。今年一季度订单接近饱和状态,订单和产量均比去年同期增长300%以上。”陈勇说。

  2023年,巨石新能源总部迁至南宁后,在南宁市政府的支持及南宁产投集团的赋能下,建设了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铝精深加工基地,并在原有铝制产品的基础上,推出了新一代钢辊压产品。“311动力电池箱体是我们落地南宁后,自主研发的新能源电池钢箱体。2024年推出市场以来,这款‘南宁造’电池箱体产品在国内新能源汽车配套市场表现抢眼,目前已售超17万台套,市场上供不应求。”巨石新能源行政经理林培华表示。

  2025年,南宁加紧实施“人工智能+制造”行动,积极拓展“人工智能+制造”应用场景,推进人工智能技术在企业研发设计、智能检测、运维服务等环节的创新应用,这与企业的发展理念不谋而合。“我们正在大力推进‘人工智能+制造’,目前液冷板生产车间已经基本实现全人工智能化生产,其余生产线%。下一步,我们将提升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智造数字化水平,推动全生产线智能化。”林培华介绍,随着南宁深入实施“人工智能+制造”行动,让企业看到了投资南宁能提升公司生产效率和节约生产所带来的成本,有助于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

  在南宁初芯集成电路设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宁初芯)的实验室里,一片指甲盖大小的光芯片正在接受测试。“我们专注于显示面板驱动芯片的研发,产品主要使用在在液晶电视、MiniLED电视、电脑显示器、电子设备屏幕等领域。同时我们正逐步向车载显示、智能家居等中小尺寸应用场景延伸。”南宁初芯研发负责人万波告诉记者。

  南宁初芯集成电路设计有限公司的实验室里,工程师使用脉冲式热压机焊接产品。 本报记者叶子榕 摄

  南宁初芯是集成电路研发设计类公司,属于半导体产业链的最上游。南宁初芯在南宁产投集团投资引进下,于2023年10月将总部整体搬迁至南宁。目前南宁初芯已与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桂电南宁研究院开展产学研合作并设立产教融合基地。

  在推动产业大发展的同时,南宁市积极利用国资撬动社会资本,布局新质生产力。其中,南宁产投集团通过加强合作,联动长三角、粤港深等产业资源及社会资本,重点推进120亿元规模的南宁国瑞新发展产业基金、新微半导体基金等基金设立,逐渐完备南宁产业投资基金体系。产业在基金“活水”的灌溉下,实现加快速度进行发展与转型升级,南宁慢慢的变成为企业和投资机构不可忽视的投资地。

  “南宁初芯拥有强大的研发和产品落地能力。当时要签约时,除了基金投资、供应链支持,南宁产投集团还积极协调各方资源让我们解决包括办公场所、员工安置等问题,加上南宁良好的营商环境,让我们团队更加坚定地选择落户南宁。”南宁初芯董事长廖炳隆对投资南宁给出“高赞”评价。他表示,南宁初芯落地南宁以后,2024 年 营收较 2023 年增 长20%。南宁初芯作为“链主”企业,目前正与多家模组厂洽谈在南宁落地,帮助南宁推动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共同在南宁发展。

  城市敢为,企业敢拼。得益于南宁加大“以投带引”对产业的政策扶持引导,企业对做大做强充满信心。半导体产业相关企业也将“根”深深扎进这片发展沃土。

  当前南宁初芯在南宁产投集团大力赋能支持下,与下游封测厂商广西华芯振邦半导体有限责任公司、模组厂南宁一芯显示电子有限公司形成产业协同,大幅度降低交通运输、时间等成本,为企业持续壮大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无论是巨石新能源还是南宁初芯,南宁持续对广大企业和企业家散发“超强磁力”。

  今日之南宁,产业蓬勃发展。今年以来,南宁工业“压舱石”“稳定器”作用持续凸显。一季度,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3%,增速高于全国7.8个百分点、高于全区5.8个百分点,居全区首位;工业占GDP比重较上年提升0.6个百分点,拉动GDP增长1.9个百分点,占比和拉动力创近7年新高,工业 对 GDP 增长 贡献率 达35.9%。同时,南宁还积极搭建“以投带引”平台,打造产业投资基金丛林……千万企业汇邕城,注定是一场相互吸引、相互成就的“双向奔赴”。

  “2025年,南宁将深入实施工业强市战略,重点从实施产业强链补链延链行动、‘人工智能+制造’行动、重点项目攻坚突破行动三方面发力,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持续优化产业体系,做好强产业文章。”南宁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党组成员吴保民表示,南宁现代产业集群加速崛起,城市助力企业加速“抢滩”。

  实施产业强链补链延链行动。南宁市推动新兴起的产业发展壮大,力争新能源电池产业电池投产产能突破100GWh;电子信息产业持续做大做强半导体、网络通信设施、人工智能终端、新型显示等产业链;装备制造产业方面加快产品创新和迭代升级。南宁市加速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铝精深加工产业重点围绕新能源电池、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配套延伸产业链价值链;造纸产业加快一批上下游纸制品配套产业项目集聚;食品产业围绕老友粉、水牛乳、茉莉花(茶)、制糖等打造特色鲜明的现代食品产业体系。

  实施“人工智能+制造”行动。南宁市深入推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工作,打造一批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和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标杆企业;积极拓展“人工智能+制造”应用场景,推进人工智能技术在企业研发设计、智能检测、运维服务等环节的创新应用;加快发展人工智能硬件产品,支持和引导制造业企业为各行业应用提供人工智能终端产品。

  实施重点项目攻坚突破行动。南宁市着力招大引强,力争引进投资50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超160个;提速重点项目建设,集中力量推动和泰新材料、弗迪扩能、宁福二期、太阳纸业二期等项目建成投产,加快爱森等项目开工建设;优化工业投资结构,力争新增“千企技改”项目200个、“双百双新”项目10个。

  风劲潮涌启新程。在新时代产业升级的壮阔图景中,南宁正以笃行不怠的奋斗姿态攀登时代高峰。向“新”而行,聚力逐“质”,这座城市正以闯关夺隘之势在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新征程上踏浪前行。

  太平洋建设集团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粤商建设董事局主席张翔:南宁市营商环境可以用“两优一强”来概括,即政策优、区位优、竞争力强。南宁市紧盯国家政策导向、产业前沿,创新招商引资模式,以产业链招商、资源招商、场景招商、软环境招商等模式吸引企业投资。特别是近期出台的《南宁市支持中国—东盟AI创新合作中心高水平发展第一批政策措施》,为我们企业项目的早落地、早投产、早达效提供了实施窗口,更为南宁市AI产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诚迈科技(南京)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李流彬:诚迈科技作为AI产业链的重要参与者,在垂直领域大模型、机器视觉、大数据、算法应用等AI核心技术上有多年的沉淀和积累。结合当前自治区和南宁市在积极构建“北上广研发+广西(南宁)集成+东盟应用”的发展路径,在南宁发展,投资南宁,通过充分的利用南宁的东盟小语种人才优势,能更好地在场景试验上发力,更好地开拓东盟市场应用场景。

  当下的南宁,正以产业集群崛起的姿态,尽显全产业链发展优势。投资南宁,正当时!

  招商引商,全产业链思维“落地生花”。新能源电池一马当先,从电池生产到周边产品研究开发,产业链不断延伸。巨石新能源把总部迁至南宁时,看中的不仅是比亚迪等“链主”企业的聚集效应,更瞄准了南宁“链式招商”构建的产业生态。政府通过“产业链招商”延链补链,企业来了就能找到“朋友”。以比亚迪、多氟多等“链主”企业为引领,以点带面,带动电池及周边产业协同发展。巨石新能源紧跟“链主”落户南宁快速成长,正是“链式招商”的生动例证。

  电子信息产业也不甘示弱。南宁初芯扎根芯片研发,吸引上下游企业集聚,形成产业协同效应。全产业链思维,强链补链延链,新兴起的产业与传统产业齐头并进……全链条协同“作战”,让企业形成一条链上“抱团发展”的气势,更有底气、更有盼头。这里没有一个企业是“孤胆英雄”,每一家公司都是“产业森林”中的关键一员,实现了“单打独斗”到“军团作战”的产业生态蝶变。

  产业集群崛起的故事还在续写。南宁产业集群的崛起,是城市与企业的“双向奔赴”。当千万家企业在这片沃土扎根,一座面向未来的产业新城已然破土而出。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随着人工智能深度赋能,中国与东盟合作深化,当国内产业链与东盟大市场共振,产业集群的边界自然向外延伸,南宁将凭借产业集群的强大力量,逐渐完备城市产业高质量发展版图。

  来源:南宁市融媒体中心 记者余秋兰 叶子榕 李鸿铭 陆锡梅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

相关信息

联系我们

客户服务

  •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

  •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 微信小程序

    微信小程序